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指出:必須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這是解決我國教育長期存在的人才培養結構與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不相適應的問題,完成教育體系的戰略性調整,使教育規模、結構、層次和質量全方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現教育體系變革的徹底性突破。
時代決定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地位
經濟階段論決定教育結構要與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相適應。工業化初期的人力資源需求屬于勞動密集型,工業化中期屬于技術密集型,工業化后期屬于智力密集型。因此,工業化初期優先發展基礎教育,工業化中期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工業化后期優先發展高等教育。我國當前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后半階段或工業化后期的前半階段,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數以億計的職業人才。
社會需求論決定培養的學生要適銷對路、穩定就業。通常認為:一個社會應該約有60%的中間階層,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社會才是穩定的。培育社會中間階層,就需要堅持學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辦好人民滿意、社會需要、終身受益的職業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勞動技能、技術水平和自身素質,實現適銷對路和穩定就業。
觀念變革論決定教育文化應促使培養對象走向生產一線、崇尚技術技能。儒家思想一直主導中國教育文化,形成勞力者治于人等蔑視職業教育的觀念。要想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必須培育使人走向生產一線的教育文化。德國工業革命前期是思想家的文化,后期是工程師的文化。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形成培養人走向生產一線的教育文化和社會文化,德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現代教育論決定要形成開放貫通、銜接溝通的完備體系。發達國家教育現代化標志是:形成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開放融合、互連貫通的完備體系。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仍是相對封閉的體系,內部向上缺乏貫通,與行業企業缺乏溝通,與普通教育缺乏聯通,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缺乏互通。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理應建立內部銜接、外部融通、多元立交的人才培養體系。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主要路徑
突出開放性,體現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受教育者和其他教育的溝通。職業教育對市場的開放體現在“兩個適應”:適應科技進步帶來生產方式變革的需要,適應產業升級對職業人才的需要。職業教育對受教育者的開放體現在“兩個面向”:成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職業教育對其他教育的開放體現在“兩個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的銜接。
突出完備性,體現從中職到高職???、高職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貫通。構建從準學士、學士、專業碩士到博士的學位體系,完善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到卓越工程師的職業資格體系,形成結構合理、類型多樣、相互貫通、功能完善的職業人才成長“立交橋”。
突出發展性,體現職業預備教育、職業教育、職業繼續教育的連通。加強職業預備教育,強化職業繼續教育,整合職前職后教育資源,系統設計有利于勞動者工學交替、多次選擇、互動開放的課程體系和學習方式,滿足個人多樣化、終身化的學習需求,構建職業預備教育、初次職業教育和職業繼續教育統一連續的系統。
突出靈活性,體現學歷證書、學位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融通。建立符合職業人才成長的招考制度,改革學制、學籍和學分管理制度,推進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推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的職業教育等級證書制度。
今年我市中職職業技能大賽成績全部揭曉,各項參賽數據再創歷史新高。
近日,我市召開第七屆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大賽總結會。這項由市教委、市財政局、市經信委、市人社局等12個部門共同主辦的賽事共設置了包括經商貿類、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等44個項目,最終我市各區縣的2000多名選手經過激烈角逐,產生了111個一等獎、196個二等獎、404個三等獎。其中,176位獲獎學生將參加今年6月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全部46個項目的比賽。
參賽規模超往屆
賽制緊密與“國賽”對接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技能大賽已成為推動我市職業教育質量的強大引擎。
與以往大賽相比,今年大賽創下聯合主辦部門最多、專業覆蓋面最廣、參賽選手最多等歷史之最。如參賽選手方面,來自各區縣的2000多名選手創下歷年大賽之最。同時獎牌分布面更廣,37個區縣都有獲獎,81所學校各有斬獲。競賽規模上,12個部門聯合舉辦,大批行業企業專家參與賽事,還首次在企業設置了賽場,實現多方參與合作辦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賽實現了與“國賽”的緊密對接。
“比賽項目設置參照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擬設賽項,結合我市情況而定?!笔薪涛嚓P負責人介紹,根據教育部技能大賽3年規劃設置的賽項,本次大賽整合、增加或調減部分賽項,在賽事組織、檢測標準、賽場布置、裁判遴選等方面與“國賽”實現基本對接。
此外,市級大賽項目設置還力求與我市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相對接,比賽內容力求與學校教學要求相對接,在競賽方式、流程、設備上力求與生產崗位相對接。今年大賽甚至新增加了教師組別,促進各個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技能水平。
以賽促教
職業教育改革加快推進
“重視職業技能大賽,并不是為賽而賽,更不是為賽而教,而是要通過比賽,檢驗人才培養質量,以賽促教、以賽提質,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強調。
據了解,我市以賽促教、以賽提質收效明顯,“國賽”成績已連續4年保持中西部第一,各個職業學校以大賽為平臺,反思人才培養模式,進而推動教育改革實踐。
九龍坡職教中心在全國率先進行基于知識管理的“行動·云”教學改革探索,樹立了利用信息化技術推進教育現代化樣本,目前已引起全國關注;北碚職教中心探索“前校后廠,校企合一”辦學模式,實現與企業、行業無縫對接,推動“教、學、做”統一;黔江民族職教中心推動“四段二線式”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校既是學生又是單位虛擬員工的“雙重身份”,從而提高學生通用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
當前,技能大賽已成為廣大師生展示風采、追夢圓夢的廣闊舞臺,成為促進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對職業院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匯協商民主之音 譜職教改革之樂
【株洲房產網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征地拆遷推進艱難、簽約學院入園難……6月3日,株洲市政協召開八屆十六次主席會議暨強力推進職教園建設協商會議,根據市政協調研組撰寫的調研報告,原因之一是建設資金遇到瓶頸。
職教園經過近6年的建設,當初簽約的11所學校只有4所學校建成開學,1所學校正在建設中,6所學校沒有啟動建設。根據調研報告,園區建設投入預計100億元以上,目前資金缺口約為28億元;而土地成本增加,目前征地拆遷成本提高到60萬元/畝,2008年規定的入園院校拆遷成本為15萬元/畝。另外,部分入園院校建設資金不足,學校負債較重。比如湖南工貿技院2011年建成入園,由于資金缺口,一期掃尾工程仍無法完成,二期工程建設更無法啟動;湖南鐵路科技職院、湖南省商業技師學院銀行貸款較多,還貸壓力很大。
市政協主席黃曙光說,推進職教園建設,要高度重視,市政協將與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大協調支持力度。參加會議的副市長毛朝暉表示,在收到職教園建設相關問題的主席建議案后,將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
簽訂了入園協議6所院校未啟動建設
今年株洲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工建設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兩所學校雖已籌集入園資金,分別向市教投公司預交了1.3億元和5300萬元用地資金,然而因為征地拆遷等原因,至今沒有拿到土地。
另外,市政府2012年3月制定了市直3所職業院校(湖南汽車工程職院、市工業學校和市幼師學校)入園方案,計劃2016年整體建成,但至今沒有落實。2011年9月湖南保險職院與市政府簽訂入園協議,但因為貸款擔保的事情沒有落實,學院能否入園至今沒有確定。
爭取政策支持,拓展融資渠道
如何拓寬籌資渠道,加快已簽訂協議的院校的入園步伐,市政協調研組建議,市財政從2014年開始,連續3年安排2000萬元,支持市直職業院校入園建設發展;市教投公司在爭取上級經費投入的同時,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另外爭取上級政策支持。
對于市直3所學校入園方案,市政協委員榮軍輝建議,列出具體建設進度,力爭2014年破土動工,2017年搬遷入園。另外,株洲市政協委員羅樂平建議市委、市政府積極爭取省政府支持,向財政部擔保,落實湖南保險職院入園項目。
Copyright ©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400-660-5933
免責聲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注意自我保護,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