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的名片,現代學徒制是英國職業教育的名片,TAFE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名片,社區學院是美國職業教育的名片。中國職業教育的名片是什么?中國職業教育還沒有自己的名片,在不久的將來,職教集團可能成為中國職業教育的靚麗名片。
職教集團是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組織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發展而組成的職業教育組織。從1992年我國出現第一家職教集團算起,集團化辦學已經走過了24個年頭。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我國職業教育“十二五”“十三五”時期的重要改革措施,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職教集團要基本覆蓋所有職業院校,初步建成300個富有活力和引領作用的骨干職業教育集團。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職教集團的數量迅速增加,目前全國的職教集團超過了1200家,覆蓋了8000多所學校和2萬多家企業。從職教集團的構成看,成員單位中企業和學校占主體,企業成員數量比例達到60%,學校成員占25%,與學校、企業相關的行業性組織占15%,因此說職教集團是一個多元合作的組織,包括企企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
雖然職教集團規模龐大,但預想中的各種合作并沒有大量涌現,“集而不團”仍是職教集團的嚴峻現實。
為什么現實如此“骨感”?因為在現有體制和模式下,職教集團成員內部的競爭關系遠遠大于合作關系。企業缺乏參與職業教育的動因,是長期困擾我國職業教育的一大難題,究其原因,在自由競爭市場體制下,由于缺乏人力資本投資收益權的保護機制,企業花費巨額成本培養的人才往往成為同業“盜挖”的對象,自己栽樹別人乘涼,于是企業的最優戰略都是挖人不是培養人,其結果就是市場上的技能人才越來越少。我國八成的職教集團都是行業型職教集團,同一集團的企業成員具有同質性,大家參加職教集團的目的都是來搶優質畢業生的,如何讓他們形成合作?同樣的道理,集團內部的學校無論是中職學校之間還是高職院校之間,由于專業設置趨同,院校之間在生源、財政資金、技能大賽和就業崗位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如何實現校校合作?
職教集團如何打破這種惡性競爭的均衡,建立良性均衡?我們首先從職業教育組織入手,分析為什么需要從學校單體辦學走向集團化辦學。目前我國有高等職業院校1300多所,中等職業學校11000多所。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中高職院校的生源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得生存和發展,學校面臨著專業化還是多元化的戰略抉擇。如果走專業化戰略,就要縮小在校生規模,提高專業發展水平,通過提高教學質量來提升學校競爭力;如果走多元化戰略,就需要隨著市場變化持續開發熱門專業。走專業化路線的學校會犧牲眼前的利益,財政撥款可能暫時減少,但是學校的專業會少而專、少而精,學校會變成“??啤睂W校。專業化路線雖然可以提高職業教育水平,但是會受到產業結構轉變的威脅。多元化是人們規避風險的常用策略,如果選擇多元化策略,就要在市場導向下放棄原來的優勢專業,不斷擴展新專業,專業多而水平低,是一條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之路。在現實實踐中,中國的職業院校多數采用了多元化戰略,這就導致了各個學校之間專業的趨同,學校專業越辦越多,專業水平越來越低,整個職業教育的信譽喪失殆盡,生源進一步枯竭。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職教集團可以發揮宏觀調控職能,每個學校只保留和發展少數具有比較優勢的專業,這樣就可以百花齊放,人人有飯吃而且有利于提高整個職業教育水平。針對產業結構轉換對某些專業和學校的威脅,職教集團還可以通過設立基金的方式,對受到產業結構調整的專業和學校進行補償,這樣集團化就可以同時實現專業化和多元化帶來的利益。
如果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委辦局能將所屬院校的人財物管理權轉移給職教集團,讓職教集團不僅實現對各學校專業調整,還可以管理各學校的招生、教學和畢業,內部競爭減少了,基于分工的合作就可以發展起來,各學校將成為職業教育的共同體。由于學校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將極大提高學校在校企談判中的話語權,不承擔職教義務的企業將無法得到優質畢業生。在這種壓力下,企業將會變成教育企業,承擔教育功能,提供教育服務,將企業與學校利益捆綁在一起,學校和企業形成了更大的職教共同體。
通過這種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模式才可以建立起來。我們知道,在學徒制模式中,企業師傅傳授學生所需要的技能,但師傅的技能主要是師傅個人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具有個體性特征和片面化缺陷,而職教集團可以組織學徒在集團內部不同企業進行培訓,這樣培養出的學徒無疑可以成為復合型的現代職業人。通過這樣的內循環,職教集團不僅可以解決學徒培養的市場失靈問題,還可以形成一個多方共贏的穩定的合作模式,促進技術技能的持續積累和創新。從產權結構看,職教集團將是一個學校、企業和政府共同出資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組織,按照市場原則進行民主治理,形成一個勞資合作的新機制。
(作者系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校企合作辦公室副主任、高職研究所副所長)
Copyright ©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400-660-5933
免責聲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注意自我保護,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