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n3ytm"></em>

      <tr id="n3ytm"><source id="n3ytm"></source></tr>

    1. <table id="n3ytm"></table>

      <form id="n3ytm"></form>

      搜索信息

      搜索貼子

      搜索新聞

      搜索店鋪

      搜索商品

      搜索團購

      搜索新聞
      國際職教大會
      當前位置:職教網 ☉ 國內新聞 ☉ 行企動態 ☉ 電子信息:新技術催生新崗位需求

      電子信息:新技術催生新崗位需求

      2017-04-18 11:55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采編    閱讀:163次    我要評論

      [導讀]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電子信息產業是各國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掌握戰略制高點的關鍵領域。當前,信息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將進一步加速新興業態成長和產業體系重塑,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大的支撐。日前,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課題組,對電子信息..

      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

      電子信息產業是各國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掌握戰略制高點的關鍵領域。當前,信息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將進一步加速新興業態成長和產業體系重塑,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強大的支撐。

      日前,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課題組,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狀況及人才需求進行了調研,梳理新技術領域和新生產模式下的崗位人才需求,明確行業職業教育優化完善方向。

      企業對職校生認可,關注動手和創新

      據統計,我國信息產業技能型人才總量2015年達到1500萬人,其中通信類人才200萬人,電子類人才800萬人,計算機類人才500萬人。預計到2020年,人才總量將達到1900萬人左右,其中通信類300萬人,電子類900萬人,計算機類700萬人。

      課題組通過對各區域電子信息類相關企業的調研走訪和數據收集分析了解到,無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還是其他性質的用人單位,對職校畢業生能否勝任工作,都百分之百表示認可,其中,58.48%的用人單位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勝任工作的評價為“可以”,41.52%的用人單位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勝任工作的評價是“基本可以”。用人單位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事業心和責任感、正確面對榮譽和挫折的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實事求是精神等也給予了較好的評價。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調查顯示,對于學習成績,用人單位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分別是14.88%和65.05%,認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別是19.38%和0.69%;對于專業對口,用人單位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分別是31.15%和48.44%,認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別是19.72%和0.69%;對于動手能力,用人單位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分別是61.25%和35.98%,認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別是2.42%和0.35%;對于創新能力,用人單位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是53.63%和42.22%,認為“不太重要”的比例是4.15%;對于表達能力,用人單位認為“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分別是53.29%和42.56%,認為“不太重要”的比例分別是4.15%??梢?,用人單位需要的畢業生,不但動手能力要強,而且要有一定創新能力,希望畢業生能成為現代生產技術的管理者、現代技術標準的執行者、現代技術措施的處理者和現代技術革新的推行者。

      專業低水平重復,就業不令人滿意

      調研中發現,各大職業院校紛紛開辦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但1/4的職業院校承載著60%至80%的專業規模,相當數量的專業點屬于“低水平”重復建設,不僅資源浪費嚴重,也帶來了管理上的難度和質量的嚴重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專業分布呈金字塔形,大部分規模較小。據統計,高職電子類專業37個,其中全國在校生總規模小于1000人的有20個,大于5000人的專業有4個,近四成專業在校生人數不到200人。計算機類專業38個,其中在校生總規模小于1000人的有14個,大于5000人的專業有10個,近三成專業在校生人數不到200人;通信類專業22個,其中在校生總規模小于1000人的有11個,大于5000人的專業有3個,近三成專業在校生人數不到200人。

      專業設置重復率高,特色專業少。據統計,電子類排名前3位的專業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開設院校數分別為726,726,107個,占此類專業開設院校數的37%,在校生數占此類專業在校生總數的84%。計算機類排名前3位的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開設院校數分別為1265,988,778個,占此類專業開設院校數的59%,在校生數占此類專業在校生總數的90%。通信類排名前2位的專業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開設院校數分別為269,115個,占此類專業開設院校數的74%,在校生數占此類專業在校生總數的80%。部分專業的辦學規模較小,影響力不足。

      就業需求區域分布不均。電子信息大類的畢業生近幾年供求關系比較穩定,今后一段時間也不會出現驟冷驟熱現象。其中電子類人才在全國都有著廣闊市場,但布局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計算機類專業就業市場更為廣闊,短期內社會需求仍然很大,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更是急需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

      專業規模與就業狀況不匹配。雖然電子信息大類人才市場需求仍然很大,就業率穩步增長,但在高職就業率較高的前50個專業排名中,只有圖形圖像制作、檢測技術及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制造和通信技術進入,其他在校生人數排在前列的專業,就業狀況卻并不令人滿意。

      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低。據麥可思公司統計,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低的10個高職專業中,電子信息大類專業就占兩個,計算機控制技術專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38%,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40%。

      長線專業辦出特色,熱門專業回應需求

      職業院校專業的設置應本著貼近區域經濟、服務區域經濟的原則,按照技術領域和崗位群的實際要求進行。

      課題組建議,職業院校要建設一批具有生命力、發展穩定、前景廣闊的“長線專業”,通過較長的辦學積累,辦出自己的特色。同時調整專業設置結構,適時壓縮或淘汰衰退專業,從產業、技術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設置一些適應社會經濟特別是產業發展趨勢的、人才需求量大的“熱門”專業。例如,物聯網作為一個新興高科技產業,目前正處于產業的培育期。隨著企業的成長,高端研發型人才的比例將快速降低,高端技能型和一線生產操作人員的比例逐步提高,人才需求將以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主,因此一些高職院校要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適時設置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

      課題組建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專業設置規模的調控,完善專業設置管理機制。在新增專業申報工作中,采取有增有減、有進有退的方式,避免過度、過快和重復設置專業,導致同質化競爭、低水平辦學和結構性過剩。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招生計劃、錄取率、報到率、就業對口率、就業率、生均撥款標準、評估認證結果等作為調整專業結構的量化指標。

      政府則要整合資源,建設部門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和行業企業在專業設置中的主導作用和資源優勢。搭建專業信息資源平臺,整合發布各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招生就業信息,各行業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動態和人才需求、專業設置預警等信息,引導職業院校調整專業設置。

      發表評論:

      本站客服
      回到頂部
      十八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