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n3ytm"></em>

      <tr id="n3ytm"><source id="n3ytm"></source></tr>

    1. <table id="n3ytm"></table>

      <form id="n3ytm"></form>

      搜索信息

      搜索貼子

      搜索新聞

      搜索店鋪

      搜索商品

      搜索團購

      搜索新聞
      國際職教大會
      當前位置:職教網 ☉ 國內新聞 ☉ 行企動態 ☉ 如何通過校企合作探索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出路?看聯想集團是怎樣做的

      如何通過校企合作探索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出路?看聯想集團是怎樣做的

      2016-03-16 09:22    來源:聯想管理之道    作者:采編    閱讀:126次    我要評論

      [導讀]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绷暯娇倳浿赋?,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绷暯娇倳浿赋?,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指出,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吸引更多資源向職業教育匯聚,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就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發展,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需要增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數量和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并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聯想教育秉承聯想產業報國理念,以助力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為己任,輸出聯想最佳實踐,致力于以聯想“產學研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營造校企文化共融環境,提升教師職業素養,打造高素質技術技能型IT職場新人。滿足IT產業鏈人才需求,成為構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優質平臺。從人才標準制定、專業共建、師資培養、教學設計、課程開發、實訓開發、促進就業等多方面,與職業院校全方位合作,實現行業與專業對接、生產與教學對接、崗位與課程對接,形成企業、院校、學生三贏的人才供給鏈,助力職業教育發展。聯想集團發展30年以來,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互聯網時代挑戰與機遇并存,聯想在職教領域的校企合作探索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聯想集團的發展歷程

      聯想成立于1984年,起步于中科院的一間20平米的傳達室,由柳傳志與中科院計算機所11名研究人員創立。聯想發展30年以來,涉足了多個產業,聯想集團屬于聯想體系的IT產業領域,聯想體系還涵蓋神州租車,物美超市,以及化工、農業等多個產業領域。聯想集團堅持自主研發和投資并購相結合,推動自身快速成長。從1984年成立以來到2014年著名的兩大并購壯舉,并購IBM公司PC和X86服務器業務,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發展到今天聯想已經成為年銷售額達463億美元, 擁有全球6萬名員工,客戶遍布160多個國家的世界500強企業,2015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231位。聯想的業務遍布全球,從發達國家一直輻射到亞非拉國家。與此同時,聯想擁有多元化的員工隊伍。員工來自于全球50多個國家,使用語言超過40種。特別是最高層管理團隊,成員有來自中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等7個不同的國家。聯想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整合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為中國企業服務的公司。這些成績都讓聯想人為之驕傲,中華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要地位,不僅需要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在全球市場具有影響力,也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院校培育推動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互聯網+時代聯想傳統服務模式的挑戰與機遇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上提出“互聯網+”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過去30年聯想的模式很成功,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聯想面臨了新的挑戰與機遇。一直以來聯想的服務質量受到了廣大客戶的褒獎,因為聯想擁有中國最大的電子產品服務網絡,在全世界有將近2萬名服務工程師為客戶提供服務,在中國有16個區域管理平臺,2000多個縣級市部署了2015家聯想合作服務網點,還有138家直營的服務中心。這樣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的傳統服務結構,是聯想花費了20多年時間打造的,具有巨大的優勢。但是,今天這樣的服務體系面臨著新的課題:市場和客戶需求發生了變化!例如手機的使用需求變化,很多用戶都面臨過手機碎屏、手機軟硬件的各種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過去聯想是以產品為核心解決問題,網點只服務于聯想的品牌產品,過去的客戶有時間也有意愿到服務中心接受服務。但是今天的時代是以客戶為中心解決問題的。用戶使用的手機是多品牌的,今天的用戶更希望手機的各種問題能夠獲得上門服務。聯想正在打造一個名叫“想幫幫”的O2O的平臺,讓手機維修這件事做到既可以上門服務,又可以便捷便宜。這樣的模式從價格、交付方式、服務情景和消費用戶的類型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就是互聯網+共享經濟的模式。例如從僅服務聯想產品用戶轉變為服務多品牌的3C產品用戶,從過去的只提供維修服務轉變為買用換修的全系列服務。目前聯想正在北京試點,推出49元上門的服務,價格極具誘惑力,但并不是燒錢補貼的模式。傳統維修過程中,工程師上門服務的市場價格是100-150元,工程師能夠得到的收益是15-20元,80元左右是中間層的各種費用?;ヂ摼W+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今天服務的工程師都來自聯想,未來O2O平臺的工程師體系將面向全社會的人員,即使不是聯想的員工,只需要通過聯想的上門工程師的認證即可。通過這樣的平臺客戶直接和工程師建立聯接,就可以極大提升工程師的個人所得。但是,這個模式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就在于培養專業的人才,聯想稱之為“入模子”的員工培養,首先是職業素養的培養,和客戶溝通的能力。其次是職業技術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創新模式和職業院校的學生培養息息相關,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未來校企合作的模式可能發生變化,學生不用成為企業的員工就能工作。例如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接單獲得收入。目前聯想在北京的職業院校正在選拔相應的人才進行試點,去嘗試更加深入的產教融合模式。

      三、聯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探索

      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發展,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需要增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數量和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并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能大大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縮短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周期,使學校培養目標和企業需求對接,增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產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內涵是產教一體、校企互動。實現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過程與行業企業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融教育教學、生產勞動、素質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發、經營管理和社會服務于一體。這種深度融合式發展,打破職業與教育、企業與學校、工作與學習之間的藩籬,使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形成“合作雙贏”共同體,形成產教良性互動的“雙贏”局面,不僅促進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還將促進職業院校和企業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并將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校企合作雙方人才培養的原生需求及存在的不足。

      校企合作的前提是滿足院校和企業的共同需求,學校有三個層面需求,一是基礎育人的需求,如課程體系、教師培養。二是社會服務需求,如設置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等。三是價值實現的需求,能夠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相應的企業的需求:第一是人才獲取的基本需求。例如聯想想幫幫的平臺,需要招聘符合聯想標準的人才。第二是企業發展需求,科研成果的轉化等。第三是價值需求,聯想的企業文化、管理實踐的輸出共享,同時能夠培養聯想的粉絲等。聯想發現現階段從企業視角來看,企業用人和學校育人存在偏差,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企業人才標準和學校培養目標脫節,學校課程體系與企業崗位要求滯后,職業素養與企業文化熏陶不足,雙師型教師數量與運作機制不暢。

      (二)聯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兩對五共”創新模式。

      為了做好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聯想從決定做職業教育開始,就思考如何能夠產生價值,聯想借鑒了中外各國人才培養的方法經驗。聯想認為要以學生為中心,思考和學生培養相關的課堂要素,例如教師、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訓實習的環境、企業文化的熏陶等等。從這些方面去深入研究,不斷回答誰來教,怎么教,教學發生在什么樣的硬件軟件環境等一系列問題。聯想甚至去研究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不同流派的大師的教育理念,反思聯想的教學法、課堂、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例如美國對教師有21條評價標準,那么聯想對于教師的評價標準是什么?教師的群體又可以細分為授課教師,班主任教師,他們有什么區別分別有什么標準?目前北京師范大學和聯想正在合作,聯想研究了500位班主任,去探索班主任的崗位能力模型是什么?班主任崗位要求是什么?培訓體系是什么?評價標準是什么?這幾年聯想教育在一路探索不同方法的優劣,而且是通過校企合作的真正實踐在不斷探索。

      聯想提出了“兩對五共”的人才培養模式。所謂兩對,就是校企人才戰略對齊與人才培養需求的對接。企業從愿景使命出發,制定業務層面的發展戰略,設計組織職能層面的人力資源體系。同樣學校也從產業人才需求出發進行專業設置、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校企雙方要在人才戰略和培養方面做好對接。所謂五共,第一是校企人才培養標準與培養模式共建,基于真實的崗位能力模型設置人才標準和培養方案,搭建“教學、實訓、生產”一體化的工業化教學平臺,借鑒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如供需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工作任務導向的情景學習,學中做,做中學的行動式學習、雙導師制的項目化教學、職業資格與學歷雙證的機制等。第二是校企人才培養與培訓的課程體系共接。針對在校學生從畢業進入職場到工程師、技術專家的職業發展周期,聯想教育基于個人職業發展生命周期提出了從學生在校學習的職業素養、技術課程到進入職場后的各項技能認證等一系列解決方案,培養在移動開發、云計算、服務器、IT運維管理方面的人才。第三是校企雙師型師資標準與培養模式共創。在現有教師素質模型基礎上增加新的能力和經驗,如應用型科研工程能力、企業實踐到教學成果轉化能力、企業文化導入分享與傳播能力。學校也應該重視雙師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制定配套的政策去激發教師培養自身雙師能力的積極性。第四是校企工業化實訓標準和環境共生。聯想會在合作院校建立工業化的實訓基地,讓企業的業務入校、企業導師入校,將聯想的客戶服務流程和工具平臺引入校園,共同輸出產品與服務,輸出雙師型的教師和專業IT人才。例如目前聯想有手機保險的業務,這塊業務涉及的手機維修工作可能在未來鋪設進合作校園的實訓基地,既能解決企業的用人,辦公場地的問題,又能培養學生技術技能,輸出社會服務,成為真正的產教深度融合。第五是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共融?;诼撓胫恼f到做到,盡心盡力的5P文化。聯想針對學生開發了一系列職業素養教育、針對校長、中層管理者和班主任教師有關于領導力、執行力、團隊建設和教學方法的課程。

      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探索也從未止步。聯想教育專注于打造最具就業競爭力的職場新人,致力于成為中國職業教育首選校企合作伙伴。希望通過企業的努力以及與院校的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職業教育事業邁向新的輝煌。

      QQ截圖20160112144025.jpg

      發表評論:

      本站客服
      回到頂部
      十八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