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n3ytm"></em>

      <tr id="n3ytm"><source id="n3ytm"></source></tr>

    1. <table id="n3ytm"></table>

      <form id="n3ytm"></form>

      搜索信息

      搜索貼子

      搜索新聞

      搜索店鋪

      搜索商品

      搜索團購

      搜索新聞
      國際職教大會
      當前位置:職教網 ☉ 國內新聞 ☉ 行企動態 ☉ 宋凱:產業升級的本質是人的升級

      宋凱:產業升級的本質是人的升級

      2016-02-17 10:23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采編    閱讀:103次    我要評論

      [導讀]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戰略為代表的“智”造引領、以“一帶一路”戰略為代表的產能轉移、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為代表的創新驅動,作為各產業由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的三個突破口,為我國產業升級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在此關鍵時刻,教育部印發《高..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戰略為代表的“智”造引領、以“一帶一路”戰略為代表的產能轉移、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為代表的創新驅動,作為各產業由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的三個突破口,為我國產業升級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在此關鍵時刻,教育部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以產業升級本質上是人的升級為核心理念,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深入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目標。

      支撐中國制造2025 

      實現“智”造引領

      提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是希望建立一個既符合中國實際情況,又體現世界發展潮流的中國工業體系,既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解決就業問題,進而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高端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關鍵點是系統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高職教育只有瞄準制造業人才發展的需求,補齊自身短板,加強統籌規劃,增強人才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等,才能逐步建立起從研發、轉化、生產到管理的人才培養體系。

      行動計劃中將服務“中國制造2025”單獨列為一條,提出針對性措施“優化院校布局、調整專業結構”,明確了高職教育與產業同步發展的機制“建立產業結構調整驅動專業設置與改革、產業技術進步驅動課程改革機制”,特別是針對“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的八項挑戰,提出“主動適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圍繞強化工業基礎、提升產品質量、發展制造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調整專業、培養人才”。此外,針對“中國制造2025”,在行動計劃中還分別提出“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培養中國制造2025需要的不同層次人才”“支持地方和行業引導、扶持企業與高職院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試點”“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對職業精神養成的獨特作用,推動工業文化進校園”。這些措施必將有效提升高職教育支撐我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能力。

      配合“一帶一路”戰略 

      實現產能轉移

      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戰略。行動計劃高度重視高職教育對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作用,提出高職教育要借此機遇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既“請進來”,繼續學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也要注重“走出去”,特別是配合“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推動建立與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行動計劃從三個方面強化高職教育改革開放、服務“一帶一路”戰略。一是在政策層面,要積極“參與國際職業教育合作與發展,加強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政策對話,探索對發展中國家開展職業教育援助的渠道和政策”。二是在教學和人才標準方面,支持高職院校將國際先進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學內容;參與職業教育國際標準與規則的研究制訂,開發相應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三是校企聯動,支持職業教育與企業積極走出去,與積極拓展國際業務的大型企業聯合辦學,共建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發揮高職院校專業優勢,配合“走出去”企業面向當地員工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和學歷職業教育。鼓勵示范性和沿邊地區高職院校利用學校品牌和專業優勢,積極吸引境外學生來華學習。四是適應需要,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主動發掘和服務“走出去”企業的需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技術技能人才和中國企業海外生產經營需要的本土人才。這些措施,以教育為引導促進官民合作,使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往來越來越頻繁,基礎越來越堅實,務實合作必然越來越紅火。

      加強技術技能積累 

      實現創新驅動

      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

      行動計劃對高職教育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提出創新創業的基礎是,“按照高質量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調配師資、改革教法、完善實踐、因材施教,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集聚創新創業教育要素與資源,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其次,提出營造創新創業的環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立健全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做到‘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再其次,提出將積極探索面向學生創新創業的各項機制,如“探索將學生完成的創新實驗、論文發表、專利獲取、自主創業等成果折算為學分;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此外,行動計劃還提出與企業共同建設技術技能積累創新機制,行業企業擁有先進的應用技術且更新較快,高職院校的技術研發能力較強,從技術技能積累的角度出發,行業企業要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才能形成創新合力,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加強行業指導評價 

      促進協同育人

      行業是產業的代表,發展行業職業教育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也是保障產業轉型升級人才供給的有效途徑。

      行動計劃把行業指導、評價和服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注重通過調動行業組織的參與來豐富高職教育的改革路徑,行動計劃總計65個任務、22個項目,其中有31個任務和項目,行業是負責單位之一,成為落實行動計劃的主力軍。二是以轉移政府職能為契機,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指導高職教育改革,“鼓勵和支持行業加強對本系統、本行業高職院校的規劃與指導”“推動建立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就業形勢分析、專業預警定期發布制度”。三是改革創新高職質量保障機制,提出“對用人單位影響力大的行業組織開展專業層面的教學診改試點,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通過結果評價、結論排名、建議反饋的形式,倒逼職業院校的專業改革與建設,職業院校自愿參加。專業診改方案由相關行業制訂、教育部認可后實施”。這是我國高等教育首次提出用人單位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必將對高職教育產生深遠影響。(作者系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副總經理)

      QQ截圖20160112144025.jpg

      發表評論:

      本站客服
      回到頂部
      十八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