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強調,各地要做好組織引導,利用“國培計劃”、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項目資源,做好試點經費保障。教育部將通過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項目資源,為試點工作提供必要支持。組織專家組為試點單位提供咨詢指導,并將采取專項調研指導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試點工作進行檢查評估和試點驗收,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來源:教育部
在石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直和中直駐冀單位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參加宣講報告會。
來源:河北日報
展望未來,職業教育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成就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精彩故事,書寫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
據統計,2020年,全省職業院校輸送近80萬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領域新增勞動力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
調研期間,孫春蘭實地考察了六安技師學院、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學院、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和合肥京東方、大陸馬牌輪胎等企業,了解專業設置、教學改革、實訓實習、校企合作等情況。在合肥師范附屬第三小學,她調研學?!叭c半”課后服務情況,要求深入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創新課后服務機制,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讓孩子們快樂成長、全面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
來源:新華網
一是厚植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土壤,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要消除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誤解和偏見,清理歧視性政策。盡管多個國家文件都明確規定人才包括專門技能者,但在日常人們話語體系和文化習慣中,人才還是多指高學歷者或科技研發人員。在人才所享受的社會福利待遇、表彰獎勵等中,技術技能人才往往被選擇性忽視。各地應牢固樹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從業觀念,積極發現和挖掘各行各業的高精尖人才。
二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增強適應性。
在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最為明顯,能夠直接為市場和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人才培養供給的主陣地和蓄水池。各地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守住職業教育發展的陣地,穩定職業教育規模,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三是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大人力資本投入。
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有效舉措,是主動適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表現。通過開展培訓、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提升人力資源水平,可以推動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
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也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有效途徑。這有利于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轉崗轉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實現充分就業,提升就業質量,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
來源:中國教育報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基于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發展職業教育,是解決農村高質量發展人力資源不足的關鍵路徑。展望未來,職業教育必將激發新活力,成就更多學子“技能改變人生、技能成就夢想”的精彩故事,幫助農村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作者系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
《條例》分十章,共39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來源:新華社
此次,市教育局對規范考試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明確提出了要求,對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招考部門提出了規范成績發布的6個“不得”,即不得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考成績數據;不得向初中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得統計公布所屬初中學校的升學人數、升學率;不得以中考成績對初中學校進行排名排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初中學校進行中考表彰獎勵;不得以中考成績為標準獎懲校長、教師等。對初中學校提出了規范成績發布的3個“不得”,即不得宣傳中考分數、中考排名、中考狀元、中考升學率等;不得在校外或校內擺放、懸掛、張貼關于中考成績的條幅、宣傳板等宣傳物品;不得在學校官網等網站發布本校中考排名、中考升學率等信息。同時要求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認真規范新聞報道,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做好政策解讀、志愿填報、信息查詢和溫馨提示等服務工作,并會同宣傳部門適時開展招生預警或案例宣傳,提醒考生和家長避免上當受騙。
來源:河北新聞網
來源:新浪教育
會上,青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繼成介紹了青島市人民政府參與高博會的情況。他表示,青島市高度重視發揮高等教育的教學科研優勢,通過與在青高校整體共建、重點學科專業共建、組建產學研聯盟等方式,積極推動政、校、行、企等多方資源融合,積極探索建立多方協同的產學研合作新機制、新平臺,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對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不斷推進校地深度融合,實現高校與城市融合共生。青島的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層次分明、類型豐富、特色各異、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為辦好高等教育博覽會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據悉,本屆“高博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山東省教育廳、青島市人民政府支持,由青島市教育局、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和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會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介紹了本屆高博會上“第二屆城市與高校發展論壇”的相關情況。
一是以“高博會”為重要平臺,推進高校與城市協同共建。
“高博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55屆,涉及24個城市、近500所高校。“高校群”伴隨著“城市群”發展壯大、形成規模。高教學會將繼續努力搭起“校城攜手共建”的平臺,為高校與城市互動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以重大課題研究為紐帶,推動高校與城市協力共融。
近年來,高教學會積極開展重大課題研究,比如,被列入國家社科基金社科學術社團主題學術活動資助項目——“高等教育普及化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該課題由杜玉波會長擔任首席專家,共設5個子課題,集中研究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中部、西部等不同區域高等教育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推動高校和城市優勢互補、交流互動、實現深度協力共融。
三是以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為抓手,促進高校與城市協調共享。
城市擁有區域空間與產業匯聚的資源,高校有科學技術和人才培養的資源。面對大變革、大機遇、大挑戰并存的“十四五”,兩者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責任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高教學會正在提供有利于雙方深度介入的重要項目,為高校與城市實現全方位資源共享創造條件。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具體有哪些宣傳重點?
(一)宣傳黨和國家職業教育方針政策。
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的重要歷史節點,緊扣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重大方針政策以及技能型社會建設等相關規劃,宣傳高職擴招等重大政策為各群體帶來的政策紅利。大力倡導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國家尊重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氛圍。
(二)宣傳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
各地、各職業院校和有關單位要認真組織廣大干部和師生員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大會精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大會精神、職業院校典型經驗、技術技能人才貢獻等,掀起宣傳貫徹大會精神的熱潮。
(三)宣傳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重要成果。
宣傳近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重點突出職業教育在決勝全面小康、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貢獻,充分展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風貌。積極宣傳各地貫徹落實“職教20條”、推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雙高”計劃建設、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發展技工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成果和典型案例。
(四)宣傳職業教育改革典型集體和人物。
積極宣傳職業教育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美好生活的典型事跡,職業院校服務“一帶一路”技術技能人才建設,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等方面的典型實踐。重點宣傳展示職業院校師生風貌,向全社會講述學生成長成才、良師育人、大國工匠事跡、創新創業、技能脫貧、社會捐資助學等好故事。
來源:微言教育
“專業教師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以靈活的薪酬政策激發創新、創造的活力?!蓖踔緞傉f,“會動手的先上,貢獻大的多得,在山東職業院校已經成為新的認知和時尚?!?/span>
來源:山東教育報
新華社4月20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個部門20日發布《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明確為有見習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提供見習崗位;為見習人員提供基本生活補助,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標準還提出為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提供就業援助,包括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創業且符合條件的,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
來源:新華社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職業教育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春天已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職業教育重任在肩。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要求,以科學的職業教育理念為引領,在服務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續寫職業教育新輝煌!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線員工上講臺、職校教師進企業,重慶永川深化產教融合——
學校教的,就是工作用的(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 蔣云龍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本版今日起推出“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系列報道,關注各地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投入力度,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生動實踐。
——編 者
在21歲的劉曉平面前,最新的云平臺管理模式揭開了面紗。國內企業開發、管理、運營云平臺、云計算的案例一個接一個,將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的結合展現在他眼前。
這里是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的課堂,授課教師宋偉是一名來自企業的一線工程師。近年來,重慶永川區扎實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17所大中專院校與258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企業員工走進課堂,將企業運行情景和真實項目引入教學;職校教師走進企業,將業界前沿技術與案例融入教案。
教學縮短理論與實操間的距離
“不少企業反映,招來的學生得從頭培訓技術。畢業生也說,學校里學的在工作中用不上?!敝貞c城市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楊敏說,前幾年學校的一次調研顯示,不少專業的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存在脫節,亟須改革。
“現代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太快,學校教學要想跟上,最好的法子就是跟企業實際相結合?!睏蠲粽f,根據調研結果,他們立足永川區的產業實際優化專業,形成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產業方向的專業群,還和一線企業合作建立了3個學院。通過建立共建共享機制,大批企業員工走上講臺授課,在校學生也能零距離接觸企業的一線案例。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的探索并非個案。在永川區,當地職業院校新增32個專業,其中23個與當地主導產業契合。校企共建1333個實訓基地、44個專業69個訂單班,21個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
學校牽手企業,教學內容與企業最新的理念和技術掛上了鉤。
“我想做一名軟件測試工程師?!痹谥貞c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二的鄧雪芹早早就定下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入學以來,來自企業的教師已經帶著她和同學了解了未來各個職業方向的工作內容,她也多次到一線企業觀摩學習,對行業發展和職業體系有了明晰的認識。
“以前的職教學習以理論為主,和企業實操之間有距離。我們就想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縮短這一距離,力爭讓孩子們在學校里學的,就是企業里用的?!敝貞c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普天大數據產業學院院長張南賓說。
教師由校企共同參與培養
42歲的何寧從沒想過,自己還會再次“當學生”。
作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何寧以前的經歷頗具代表性?!拔耶厴I后就到學校任教,從課本到課本,一直接觸的都是教材上的理論?!焙螌幷f,3月份去到一家公司,重新當了回“學生”,真正參與到一個智慧城市項目的軟件開發中來。
“技術的發展太快,書本中的理論有一些已經不合時宜。到企業參與真實的案例和項目開發,給我的理念和知識帶來了極大更新?!焙螌幷f,在親身參與過一個項目的流程后,自己對理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到學??梢园堰@些內容更立體生動地教給學生。
像何寧這樣既懂理論,又了解實操的“雙師型”教師,正是永川區職教培養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當地校企共同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企業負責人和工程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專業教師互派掛職制度,目前已經培養了2079名“雙師型”教師。
“我們在產教融合的探索中發現,企業人員進校授課不是萬能靈藥。”張南賓說,目前的模式主要是校企合力,由學校教師講理論,企業教師講技能,校企共同改革、開發教學、課程、科研,將來學校教師也將更多介入技能教學中去。
產教融合的成果也在反哺企業。畢業生受到企業歡迎,6000余名有產教融合經歷的應屆畢業生到永川區的企業工作;教學團隊研究能力大幅提升,在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師生團隊已經能在人工智能領域為企業提供軟件開發服務。
“我們全校1.1萬名學生,有2/3從產教融合的模式中受益?!敝貞c科創職業學院副校長劉鴻飛說,根據學校的統計,在永川區就業的畢業生,大部分初始月薪都能達到5000元以上,1年后基本成長為企業基層管理人員,3年后穩定率超過70%。
政府幫學校解決產教融合難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賦予永川區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和西部職教基地的功能定位,這是對我們產教融合工作的肯定,也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庇来▍^委書記滕宏偉介紹,與其他地區由教委管理職教不同,永川區的職教工作由永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負責管理,以更大力氣推動產教融合,支持引導職業院校與當地主導產業深度合作。永川區還為此出臺了“職教24條”鼓勵政策舉措,已兌現獎補資金8.8億元。
有制度設計,更有服務對接的渠道。
“永川區定期舉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會,有問題有建議當場落實?!睏蠲粽f,他們一直想和一家外資智能制造企業合作,在會場提出這個問題后,企業當場同意。據統計,當地職業院校提出的68件自身難以解決的難題,目前已有42件完全辦結。
永川區營造良好環境,全力推動西部職教基地建設,目前在校生達14.4萬人,職業院校也新增兩家,還有不少教育集團前來洽談。
去年,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暨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開始招生?!爱斀翊髷祿悄芑a業迅猛發展,需要大批高技術人才?!痹撔绦行iL程前認為,由知名企業提供技術、設備和授課團隊,培育一大批大數據智能化方面的人才,是職業教育難得的機遇。
“我們正在實施產業需求引領、產教聯盟鏈接、實訓基地支撐、職教增量提質、職教改革試點、職教品牌塑造等七大工程。西部職教基地規劃的編制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中?!彪陚フf。
來源:光明日報
會議還對2020年度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進行了表彰。26個承辦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來源:教育部
來源:教育部辦公廳
教職成函〔202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黨委宣傳部、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國資委、總工會、團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黨委宣傳部、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國資委、總工會、團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黨委宣傳部、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國資委、總工會、團委,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大力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宣傳展示技能創造美好生活、職業教育“長入經濟、匯入生活、滲入人心、融入文化、進入議程”的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辦好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和主題
(一)時間:2021年5月22日至28日。
(二)主題:技能:讓生活更美好。
二、主要活動
(一)全國性活動
教育部等十部門分別牽頭組織全國性活動(活動清單見附件)。各地、各職業院校和有關單位要根據活動周主題和全國性活動安排,結合本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因地制宜,認真做好活動周相關組織工作。有序做好本地區開放校園、開放賽場、開放企業、開放院所、走進社區等系列開放和體驗活動。有條件的地區可組織開展線下職業體驗和辦學成果、校園文化、大師技藝展示等活動。
(二)線上體驗活動
各地、各職業院校、國家和地方龍頭骨干企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主題網站、線上展廳、開放資源等形式繼續舉辦“云上活動周”“線上逛校園”“網上開放日”等活動,面向學生、家長和社區居民開展技能服務美好生活、職業教育辦學成果以及職業院校招生等方面的宣傳展示。
(三)特色服務活動
各地、各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要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設置開放場地,利用專業技術技能開展“技能服務美好生活活動”,為社區居民、市民群眾提供防疫知識宣傳、健康護理、生活服務、家電維修保養、傳統工藝、職業禮儀、環境保護、進城務工常識普及等服務。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要組織師生、職工把技術技能送到田間地頭和養殖農牧場,深入開展技能服務鄉村振興活動。
三、宣傳重點
(一)宣傳黨和國家職業教育方針政策
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的重要歷史節點,緊扣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重大方針政策以及技能型社會建設等相關規劃,宣傳高職擴招等重大政策為各群體帶來的政策紅利。大力倡導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國家尊重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氛圍。
(二)宣傳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
各地、各職業院校和有關單位要認真組織廣大干部和師生員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大會精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大會精神、職業院校典型經驗、技術技能人才貢獻等,掀起宣傳貫徹大會精神的熱潮。
(三)宣傳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重要成果
宣傳近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重點突出職業教育在決勝全面小康、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貢獻,充分展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風貌。積極宣傳各地貫徹落實“職教20條”、推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雙高”計劃建設、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發展技工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成果和典型案例。
(四)宣傳職業教育改革典型集體和人物
積極宣傳職業教育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美好生活的典型事跡,職業院校服務“一帶一路”技術技能人才建設,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等方面的典型實踐。重點宣傳展示職業院校師生風貌,向全社會講述學生成長成才、良師育人、大國工匠事跡、創新創業、技能脫貧、社會捐資助學等好故事。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協調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牽頭組織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好本地職業教育活動周,確保活動周期間“天天有活動、處處有看點、人人有收獲”。各地黨委宣傳部門、網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國資委、工會、共青團組織和中華職業教育社要結合本系統的全國性活動,組織開展好地方特色活動。
(二)制定工作方案
各地應結合實際制定本地職業教育活動周方案,開設活動周專題網站。各省級和計劃單列市教育行政部門請于2021年5月2日前通過職業教育活動周網上報送系統(http://xxbs.bzpt.edu.cn)提交方案、專題網站網址、聯絡員等信息。
(三)報送相關材料
活動周期間,各地要及時通過系統報送典型案例、稿件、照片、視頻等資料;活動周結束后一周內,通過系統下載填報《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情況統計表》并報送本地區活動周開展情況總結。教育部將在門戶網站擇優選登各地報送的案例、圖片、視頻等,并組織中央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四)嚴守各項要求
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疫情防控要求,加強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組織安排活動周相關活動,防范聚集性感染疫情風險。
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標識及海報電子版可通過教育部門戶網站下載。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教育部職成司 白子良 010-66096234;
教育部職教所 涂三廣 010-58556731。
附件: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性活動清單
(附件見下文)
教育部 中央宣傳部 中央網信辦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農業農村部 國務院國資委 全國總工會
共青團中央 中華職業教育社
2021年4月9日
來源 | 教育部
附件
Copyright ©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400-660-5933
免責聲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注意自我保護,謹防上當受騙